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两百零七章 虎牢关下谁称雄 (第1/2页)
汜水关被张羽、曹操等五路诸侯联合攻下,讨董联盟顺利入驻汜水关,接下来就是合力打破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虎牢关。然后长驱直入,一口气拿下洛阳,擒拿国贼董卓。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。 袁绍等各路诸侯入驻汜水关后,开始积极的商议攻打虎牢关一事,让曹操看到了一丝希望。 事与愿违的是,接连三天都还在商议如何进军一事,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,希望立时破灭。 但虎牢关不是汜水关,关高近九丈九尺,号称飞鸟难过。虎牢关南联嵩岳,北濒黄河,自成天险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!所以要想攻进洛阳,就得打破虎牢关;而要想打破虎牢关,就必须得面对这高绝的关高。 虎牢关不仅高绝,还相当的坚固,人力难毁。 错非如此,曹操早就不耐烦了,早就要单干了。实在是因为虎牢关那绝高的高度让人绝望,非是三四路诸侯就能拿下的,只有所有诸侯都联合在一起才能攻破虎牢。 袁绍想必也是想到了这一点,知道曹操必须仰仗与他和其他各路诸侯,才敢有这么‘放肆’,同时也有种束手无策之感。 就在昨日虎牢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原本守关有五万人,现在不仅有超过十万人,还有一个意气风发的男人到了这里,那就是——吕布! 三天前,董卓连续接到了华雄身死、汜水关被破的消息,不由的有些着急起来。便询问了李儒之前的谋划准备得如何了,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才放下心来。 李儒又建议道:“现在失了上将华雄,贼军必定气势高涨。而袁绍为盟主,他的是叔父袁隗,乃是当朝太傅,且袁家在朝中声望颇隆。倘若来个里应外合,恐怕会对我们的计划形成很大的阻碍,甚至是被提前泄露,甚是不便,不如现在就除掉他们,以绝后患,也能震慑贼军。” 董卓对此也很是担心,自是同意了李儒的建议。当即就派出李傕郭汜引兵五百,围住太傅袁隗家,不分老幼,尽皆诛杀。袁隗的人头送到虎牢关震慑敌心。可是接着又要面临由谁去驻守虎牢关,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谋划一事,一时间迟疑不下,最终只好召集所有大将一起商议。 吕布投靠董卓一来,无甚建树,却得到不少的赏赐。这让李傕、郭汜、樊稠等人暗地里很是不满,吕布也有所耳闻。如今听到董卓的问话,心中大喜,觉得这就是一个好机会,扬名立万的好机会,只要能借此机会打败袁绍、张羽、曹操的联盟,看还有谁敢乱嚼舌头。 所以就自请前来驻守虎牢关,董卓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,尽管他觉得这个任务就是送死的任务,但对这个义子一直有防范的他却觉得是个好人选。而且未尝没有想要借吕布打退联军的意思,要是能打败就更好了,那得普天同庆才是。 好在董卓也知道希望不大,李儒更是清楚,就悄悄劝了劝董卓,于是就把这个不怎么靠谱的想法丢到了不知哪里的旮沓窝去了,继续进行计划已久的计划。 吕布则是相当兴奋的带着手下的三万狼骑,还有十五万凉州铁骑和两万飞熊军。不过三万凉州军的统领是凉州六雄之二的樊稠、张济,这让吕布很不爽,觉得并没有被信任。 因此,来到虎牢关,吕布就率领手下的三万狼骑和关内的一万守关士卒来到关前扎寨,打发樊稠和张济守在关中。 樊稠和张济应该是临行前得了吩咐,让他不要和吕布起冲突,所以对于这个的安排没有半点异议。而且有吕布在关外顶着,守在关中倒也落得清闲。 吕布还未扎好营寨就将袁隗的人头挂了起来,用以打击联军的士气,当真是好算计。 探马很快就将吕布下营和袁隗被杀的消息报知袁绍。 袁绍、袁术兄弟听闻叔父被杀的消息,尽皆大怒,痛骂董卓无耻。随即袁绍利用盟主的权利,下令留下冀州刺史韩馥、豫州刺史孔伷留守汜水关,其余各路诸侯起兵杀往虎牢关。同时告知了所有人董贼杀害当朝太傅的消息,大家这才明白为何袁绍如此激动的命令大家出兵。 十余路诸侯接到袁绍的命令,各自起兵杀往虎牢。 河内太守王匡相当积极,引兵先到。吕布带八千狼骑,飞奔杀来。 王匡将军马摆成阵势,勒马在门旗下观看时,正巧看到吕布出阵: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,身披兽面连环吞金铠,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,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,;弓箭随身,手持方天画戟,坐下嘶风赤兔马:果然是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”! 王匡回头问道:“谁敢出战?” 话音刚落,当即从阵中奔出一人,。王匡仔细一看,乃是河内名将方悦。 两马相交不到五个回合,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,挺戟直冲而来。王匡大惊失色,慌忙奔入阵中,吕布趁势掩杀。在往来冲杀,如入无人之地。 幸好此时乔瑁、袁遗两军到来,立即出兵救援,才救得惊魂未定的王匡。吕布见联军势大,愤愤而退。三路诸侯,都折了些人马,以王匡为最,损失近半。此三路退后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