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我的1978小农庄 第117节 (第2/2页)
三五毛钱一天还不行啊?” 韩国富一瞪眼,好高骛远啊,一天赚几毛钱比上工都要来的多了,咋的到这小子嘴里就不划算,看不上眼了。 不说出个鸡毛猪粪来,小心一会抽你,好嘛,还来脾气了,李栋一看韩国富威胁的眼神,还有帕金森病一样握着烟杆子颤抖的手算了,脾气爆炸的老年人惹不起啊。 “叔,你听我说啊。” 李栋开动脑筋,满肚皮里刮拉出一堆理由。“你看,城里毛竹需求量他也有限不是,不光光咱们韩庄有毛竹,其他庄子也有啊,要是砍了卖不出去,咋办啊?” 韩国富微微一顿,还真没想到这事,啥时候东西还怕卖不掉,这年月卖不掉东西还真不多,韩国富被李栋一顿歪理给糊弄住了。 李栋偷摸打量韩国富表情见似乎有些动容,赶紧接续说道。“叔,那咱们怎么办,大家都卖竹子,竹子肯定就不好卖,咱改卖竹篮子,竹篓子,竹箩筐。” “这些有人收?” 李栋一下被问住,心说我哪里知道,不过现在不能怂啊。“叔,城里人总要买菜吧,要不要篮子,工厂里装东西,矿山装煤块,要不要箩筐啊,咋的还卖不掉呢。” 韩国富心里合计,这话倒是有点道理,完全没注意自己被李栋带偏了。 “再不济等农贸市场开了,还能去农贸市场摆个摊子卖卖。” “咦,你知道了农贸市场要开了?” 啊,李栋哪里知道,这么说里山公社要搞农贸市场了。“叔,啥时候开,你这边有信不?” “说是下月一号。” 那不是没几天了,李栋心说真的赶巧了。“叔,你还犹豫啥,咱们竹篮子竹筐编好了,送农贸市场,总比竹子卖钱多些。” “再说,不用担心不符合国家政策,农贸市场可是政府要建的。” 韩国富心说是这理啊,可农贸市场不是天天开,差点被这小子糊弄了。“农贸市场大集十天才开一次,咱们编这么多篮子,竹筐,卖不掉咋办?” 李栋眨巴眨巴眼睛,有些疑惑。“叔,去其他农贸市场不就好了,后街,梅陇,玛雅,乌沙,离着都不远啊。” 韩国富一顿,还真没想到这一茬,这个能成嘛,这不是天天赶大集了,这成啥了,不算投机倒把吧。 这年月的人思想都挺单纯,想的一般都是眼前的事,尤其是农村没啥信息,啥都不知道,一抹黑。 收音机传开让我们荡起双桨,这是一则新闻背景音乐,北海公园七年之后重新开放,全聚德,便宜坊等恢复百年老店称号,这些不说还有关于青年办起个体摊位卖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新闻。 韩国富愣住了,这不是投机倒把嘛咋的还上新闻了,咋不抓了。“叔,你听到了,人家北京都能干摊子,咱们集体搞的,还能不成。”李栋绝对不能让韩国富搞卖毛竹的生意。 那真不是人干的,一根鲜毛竹百多斤,一路扛下来走的还是山路,一两里地,李栋想想头皮都发麻。 韩国富犹豫了,合计着半天起身。“我找你国兵叔,国红叔合计合计,一会中午你也过来,再商量商量。” 总算动摇了,李栋松了一口气,好好清闲日子不过,卖啥毛竹啊。“让我们荡起双桨……。”合着拍子,李栋优哉游哉唱了起来。 “栋哥。” 好嘛,这么不让人清闲啊,抬头一看韩卫朝,韩卫国,韩卫东几个全来了。“坐。” “抽烟自己拿。” 李栋拿杯子倒茶,韩卫国几个忙接过来,这杯子真好看,回头结婚时候也买一套。“栋哥,这几天我们跑了一下周围几个生产大队,他们挖的黄精都卖给收购站了。” “咋的全卖给他们了?” “收购站来人一个庄子一个庄子的收。” 李栋心说,这下还真是不好搞了。“哪算了,咱们抢不过他们。” 本来带着韩卫国几个赚点小钱,现在看来不行了,收购站竟然派人下来收购,想来黄精需求量不小啊。 “野鸡,野兔,还有山货呢?” “收了一些。” 那还好了,李栋山庄还有一点存货短时间内倒是不怕。几人瞅着边上收音机,一半是来说事的,一半是来听评书的。 李栋把声音调大一些,中午正好有一段,几人听的津津有味啊。 得,李栋心说自己刚还担心来着,现在根本不用担心,这几人就没太往心里去。“对了,跟你说个好事,过几天农贸市场要开。” “真的?” 几个人一喜,农贸市场听老人说过,那不是说过些天可以去赶大集了,太好了。 “栋哥,你听谁说的,准不?” “国富叔。” “那准没错了。” 几个兴奋起来想着回头找对象一起去赶大集,要不要借车呢,三人视线对视一眼立马明白各自想法。 “对了,国富叔准备给咱们冬天找点事情做。” 李栋把搞竹编的事稍微透漏了点,当然竹编好处肯定多说一点。 为了不砍毛竹,李栋算是用心良苦了,中午李栋来到韩国富家里,李栋包了一包扇贝干,扯了几根海带。 “李栋来了,快进屋,你国兵叔他们都到了。” “一点扇贝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