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我的1978小农庄 第102节 (第3/3页)
好好,回去吧,好好睡,明天上午放你们半天假。” “太好了。” 放半天假,韩卫国几个兴奋坏了,几人回到棚子里,还在说这事呢。 几人沾光了,混了半天假期休息,李栋洗漱一下,花生装进袋子里塞满了帆布包,挂在边上绳子上。 第二天李栋睡了一个好觉,整个河堤工地河工们都在议论昨天电影,一个个干活精神头十足,一部新电影足够大家伙讨论三五天更别说是两部了。 交流看电影经验是这年月最好的消遣,那啥谁看电影都有看漏地方,一交流这不就合上了,更加不用说不少年轻小伙子和姑娘讨论讨论就擦出火花来。 电影火花多高尚啊,回头结婚的时候,生了娃娃跟娃娃说,爸妈是电影结缘的,美谈一桩。 李栋起来已经十点多了,洗漱赶上吃午饭,好家伙,这一路走一路不管李栋认识不认识都挥手跟李栋打招呼,名人啊,作家名头大,可没拉来电影实惠大。 李栋靠着好吃懒做被大家知道,又靠着写稿子登报纸上杂志改变大家想法,现在靠拉来放映队得到大家喜爱。别说,真有大胆姑娘愿意和李栋一起拉车,推车呢。 只可惜李栋太正经了,连瓜子花生都不知道往别人口袋塞,这点李栋坚决不同意,自己是有经验的中年人绝对不承认自己是爱情小白。 “李哥,快走。” 这边刚放下饭盒,准备洗一洗休息一下上工的李栋被跑进来韩卫国吓了一跳。 “咋了,出啥事了,这么火急火燎的?” “张庄子张瘸子在淤泥里挖出几个罐子,大家都去看热闹了。” “张瘸子?” 李栋认识啊,还买过他家的菜呢,擦擦嘴快步跟着跑了出去。 “啥罐子?”路上李栋问道,只是韩卫国哪里知道啥罐子啊。 “花花绿绿老大的罐子。” 李栋心说别是挖出啥宝贝来了,这边围了不少人,李栋和韩卫国好不容易挤进去,一看三个罐子还都不小啊。 “咋样?” “大家伙不太懂。” 韩卫东小声说道。“李哥,你懂不?” 李栋心说自己要是懂这个早发财了。“不太懂,上面没字吗?” “没。” 李栋蹲下瞅了半天,多少还认识一点青花罐子,只是没款啥的,想来不是官窑,民间的。 “别是腌菜的罐子吧?” “还真别说啊。” 张瘸子一听腌菜罐子挺高兴。“那俺拿回家腌菜去。” 上河工有一小规矩挖出东西自己拿着,当然不漏光,现在张瘸子挖出来大明大白的,咋的不能给他拿回去腌菜。张大明跑去找了一号称专家的过来瞅了瞅。 “没款,普通瓷坛子。” 好家伙扫了一眼就走了,不是宝贝那就真是腌菜坛子,李栋嘀咕一声找到张瘸子花了一块五毛钱买回三个罐子回家腌菜。 洗洗还别说挺好看,正好自己也要腌菜,别人家都有咸菜,吃个稀饭挺好的下饭菜,自家连坛子都没有别说咸菜了,得腌点下饭。 李栋又在张瘸子这里订了一些萝卜,腊菜,最近张瘸子没的去城里卖菜。 家里菜园还真有不少菜,李栋一听挺好,买了,张瘸子本来准备自己拿回去腌菜坛子卖了,自己家菜园菜腌不完,卖了挺好。 “李哥,买这几个老坛子干啥啊。” “挺好看的,再说比供销社的坛子还便宜些呢。” 三罐子没盖子,腌菜还要压块石头,花一块多钱韩卫国觉得有些不值。倒是李栋觉得还行,比供销社便宜还是个青花,心里合计腌些腊白菜和腊菜,要是不够那就再腌点萝卜。 接下来几天李栋时不时收到点小东西,几乎全是河道里挖出来得,不知道听谁说的,作家喜欢收集小玩意,一些小年轻动了心思,作家有钱啊,一次稿费都十来块钱呢。 不知道咋传的,说李栋一月能写十来篇稿子,这可不就是八九十块钱,一年下来千把块啊,比一些城里人赚的钱还多,人家有钱啊,小年轻一挖出稀奇小玩意就跑来李栋这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