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45节 (第1/2页)
小区也在五月份建成了,那边的小区,还没盖好前。 就被一个单位相中了,找邓谈了一栋楼的房子。 准备当作单位的福利房。 虽然价格给他们的便一些,但算下来,还是挣了钱的。 哥哥之前在那附近买的地,正好被征用了。 小区建好后,邓宸给了大哥两套房子。 让他不要卖,先出租,这边的房子肯定会涨价的。 应立现在回到单位开始上班后,工资也是一般人的两倍,现在有了房子。 夫妻两个人又有工作,生活还算富裕。 养个孩子,还能攒不少钱。 过年回来的时候,给了爸妈一千多块钱,让他们买年货呢。 应爸爸和应妈妈,现在也轻松了不少。 儿女的大事儿都操办完了,孙子外孙子也都有了,大头的钱不用花,生活比前几年要宽松的多。 当然,他们夫妻两个也花不了多少钱。 每次应寒回娘家,家里的米面水果,都备的齐齐的。 不光是娘家,就连回邓家的时候,应寒也会趁着邓妈妈不在厨房。 把米斗面斗装的满满的,各种豆类也都放点儿。 自从邓宸空间的功能后,方便了许多。 每次收庄稼都是他来做,然后在拉着米,面,去找个磨面的地方,弄上十几袋,放在空间里。 现在工地上的一些面米的,都是邓宸从空间里弄出来的,工地上饭菜倒是省了不少钱。 不过这事儿不是长久之际,很容易露馅的,邓宸不准备做了。 应寒倒是不在意“以后你哪个工地开工,就直接在附近租个仓库,专门房这些瓜果蔬菜,粮食类的。时不时的去补充一下,没人回看出来。” 不过有些项目都是承包出去的,不需要管那么多人吃饭。 吃饭的人,也都是公司驻扎的员工,一个工地上,至少有十几个负责人。 也吃不了多少。 现在桂花姐的嫂子就随着工地,给公司的员工做饭。 桂花姐的大哥,现在承包了工地的刷墙的工程,一年也能赚不少钱。 前段时间,桂花姐还说要把她爸妈都接回来呢。 可惜他爸现在还是村长,还没卸任。 李桂花的大哥这几年攒了些钱,够在a市买套房子了。 他们想把老人和孩子接过来,在市里定居,让孩子有个好的教育。 应寒觉得挺好的,建议他们在三环内或者挨着三环外买个小院,不要买楼房。 第317章 领导重视 十几年以后,三环的地方肯定会被开发,城中村改造,那可是要分好多套房子呢。 最近桂花姐正在帮着她大哥瞅院子呢。 邓宸回来后,问玲嫂那边的物业要不要接手。 玲嫂同意了,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,跑过去招人,培训,为此,还注册了玲智物业公司。 玲嫂这是准备打响物业的名号,不错不错。 那边的项目完工后,当地的领导弄了个阵仗特别大的剪裁仪式,请来了当地的记者,写了篇报道。 把邓宸抬的高高的,希望他接下来还能在h市继续发展新的项目。 这报纸不知道怎么被a市上面的领导发现了。 邓宸也是在a市上级领导的眼里很有前途的。 真不知道他怎么就跑到外地去了,自己城市还没发展好,怎么能把这个好苗子给推到外面。 这事儿上面知道后,还特地把邓宸叫了过去,进行询问了一番。 “寒寒,我回来了。” “咦,乐琴姐,你毕业了?”应寒今天刚上班回来,在家里就接到了许久没见的,王乐琴的电话。 “嗯,提前毕业了,想我了没有,听我妈说你家孩子都快一岁了,这几天回来,忙着整改我的店铺呢,改天我去你家瞅瞅,这次回来,我还给你带了礼物。” “好的,乐琴姐。” “哎,真羡慕你们,我才出去几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