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99章 一意孤行 (第1/2页)
韩爌等人出了皇宫,相互间看了眼,然后摇摇头,叹了口气。 “老夫决定了,请辞!”韩爌突然间心灰意冷,说完冲着众人,拱了拱手,转身离去。 剩下的几个人,苦笑了下,也纷纷离去。 第二天,韩爌上书请辞,李标上书请辞,成基命上书请辞。 连续三天请辞。 朝野震惊,议论纷纷! 朱由检下诏书挽留。 三阁臣再上疏,朱由检再次挽留。 无奈韩爌、成基命和李标铁了心思请辞,最后朱由检不得不下诏书赐三人金币,帛书,允了三个人的请辞。 周廷儒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首辅。 同时由于内阁缺人,温体仁入阁。 徐光启被提拔为礼部尚书。 燕军事件随着三阁臣的去职并没有降温,而呈愈演愈烈之势。 甚至已经延伸到三大营和京师以外。 大家一个劲的上疏,朱由检一天就能收到几十分奏章,全部是关于裁撤燕军的。 几乎人人都是写了上,上了写。 朝廷中的绝大部分政事已经处于了停摆的状态。 朱由检仍是我行我素,奏折只要跟燕军有关的,全部直接扔到箱子里,看都不看一眼。 徐光启病了! 连番的操心,心力憔悴,终于不堪重负,病倒了。 商事衙门也不例外,几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串联,想着怎样很皇上抗争,至于公事,先放着再说吧。 张溥和夏允彝再次发动官员,停止早朝。 朱由检更是趁机宣布,暂停早朝,趁机偷懒。 最后,文武官员们决定排队去太庙哭诉。 这下子,把朱由检彻底惹毛了。 下召,调遣在南直隶的燕军火速入京,护卫皇宫,并派遣锦衣卫,凡事参与太庙哭诉的,看押起来,拒不配合的,一律廷杖! 徐光启的病刚刚好了点,听说了这件事之后,在家里再也待不住,拖着病躯,赶到了太庙。 隔着老远,就能听到一片哭骂声。 到了近前,徐光启下了轿子,就见许多年轻官员正在跟锦衣卫们纠缠到一起,撕,抓,挠,咬等招数轮番上阵,好在锦衣卫们不敢下死手,因此双方竟然战成了平手。 徐光启赶忙冲了上去,喝令锦衣卫停手。 好多吃亏的官员仍然不依不饶的想报仇,被徐光启一阵痛骂,才肯住手。 这是徐光启第二次骂人了! 夏允彝跑到徐光启跟前, “大人,还有十几个官员,被锦衣卫绑到乾清宫了!” “胡闹!”徐光启赶紧坐上轿子,飞奔乾清宫。 刚到门口,就听见里面不断传来“啪啪啪”的板子声,徐光启顾不上轿子停稳,拎着袍子,急忙忙从轿子里出来。 守门的锦衣卫见是徐光启,没敢阻拦,反而主动上前搀住徐光启的胳膊,“大人,你请慢行!” 为什么很多锦衣卫对徐光启这么客气,一个是徐光启的为人;而是由于徐铮的缘故。 徐光启忙问了声:“打了多久了?” “回大人,刚开始,您别着急!” 徐光启点点头,“有劳了!” “你们腿脚快的,帮我先进去禀告一声,免得到时候为难你们!” “多谢老大人!” 徐光启隔着远远的就看见前面一堆人,其中有內侍,还有行刑的锦衣卫,地上趴着十来个被褪去下衫露出后股的官员。 有不少官员已经见了血! 徐光启赶紧喊了声:“住手!” 挺杖的伤害力极大,动不动就致残致死。 更重要的是受刑者的斯文扫地,尊严尽失。 徐光启连续喊了三声。 人堆里走出一个年轻的內侍,尖着嗓子怒气冲冲的叫到:“谁这么大胆子,敢阻扰行刑!吃了豹子胆了?咱家倒要看看是哪个!” 说话的正是高起潜。 自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