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75章 杨甲长 (第2/2页)
有数了,无非就是船厂荒废,然后土地趁机被侵占而已。 徐铮咬了咬了牙,怎么吃进去的就给劳资怎么吐出来,而且是连本带息的吐出来! “这就是宝船厂啊,竟然已经荒废成这样了!”徐铮有点头疼的看了眼四周。 “钦差老爷,您是不是要造大船啊?”杨管事问到。 “嗯,但是这里已经残破成这样,只怕多半危险了!”徐铮叹了口气。 “是咧,是咧,船厂到现在就剩这点人了,还请大老爷慈悲,救救我们吧!”说完,杨管事跪在地上一阵猛磕。 “你先起来,你是做什么的?”徐铮决定问问清楚。 “回老爷,小人家里是做船木的匠人,祖上曾担任过甲长,后来船厂里的人死的死,逃的逃,小人一家一直留在这里,因为时间长了,大家伙就推举我,算是个管事的。” 徐铮点点头,“那么龙江船厂还在造船吗?” “造的,不过造的都是小船,那边其实也没多少人了,再说也赶不上咱们这里,虽然这里的设备、人员不全了,但是只有咱们这里才有大作塘的!”杨管事的心里还是期望钦差大人能够挽救挽救宝船厂的。 明朝的作塘就是造船需要的干船坞。 “带我去看看作塘呢!” 杨管事在前面领路,带着徐铮转悠到农田后面的地方。 徐铮骑在马上,隔着老远就看见前面有七八条东西走向并排的河道,里面还有几个光屁股儿童在洗澡, “这就是你说的作塘?”徐铮问道。 “回老爷,就是这里!就是时间有点长了,通向长江的石闸有的坏了,而且作塘里有点淤泥。但是只要清理了,绝对好使!”杨管事就差拍着胸脯跟徐铮下保证了。 徐铮沿着作塘旁边走了下,确实跟杨管事说的差不多,最起码简单清淤之后可以能用。 心里大体拿定了主意。 没钱,我有! 没人,我招! 没设备,我添! 没图纸,福建有! 我只要这快地方! 我不需要复原宝船! 徐铮的主意是这样的,把龙江船厂和宝船厂合二为一,如果朱由检答应朝廷拨款,那么徐铮自然无话可说;如果朱由检不给银子,徐铮自己出钱,买下宝船厂,也算是替后辈保留这分前人遗产,同时也可以为东面沿海开商提供商船。 看完了宝船厂,徐铮又走了趟龙江船厂,情况跟杨管事说的差不多。 这样的情况更加坚定了徐铮的把两者合并的想法。 船厂里是没地方招待钦差大人的。 徐铮在船厂不远的地方,靠近秦淮河的岸边,找了家客栈,住了下来。 正好住的地方,距离碧峰寺不远,晚饭后,徐铮起了游兴,换了一身衣服,带着张礼真出去寻古探幽。 这个时代的碧峰寺香火异常旺盛。 徐铮在寺里转悠了一圈,由于天黑,几乎看不到什么,无奈只好回头。 除了寺门走不多远,已经是秦淮河岸边,有一处独立的院子,院子里不时的传出一阵阵琴声,空旷幽远,让徐铮竟然听得有些上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