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宝姻缘_七宝姻缘 第24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七宝姻缘 第241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??但是对凄凄惨惨的永宁侯府来说,却还有另一件好事,那便是程弥弥终于生下了一个康健的男孩子。

    ??至于永宁侯本人,原先是康王殿下的有力膀臂,但他行事公正严明,虽然效命于康王,却也是效命于朝廷,所以就算在康王倒台后,许多追随康王的朝廷官员们也纷纷给牵连,可裴宣却依旧的屹立不倒。

    ??且在静王殿下监国之后,也并没有冷落永宁侯,反而越发提拔了他,竟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,升为了正二品的都指挥使,前途无量。

    ??如今永宁侯仕途大好,正房夫人病故,侧室却生了庶子,一时之间许多人议论纷纷,说是永宁侯大概会扶侧室为正,只是不知真假。

    ??至于第二件,却仿佛比册立太子更加轰动京师。

    ??五月中旬,京城内突然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:一直都下落不明的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突然现世,其主人宣称,将会在五月二十五日那天,于祥龙街口上,当众烧毁这幅传世的名画。

    ??消息一出,京城震惊。

    ??本来还有人怀疑这消息只不过是有人故意的哗众取宠,意图惊世骇俗罢了。

    ??但在知道了这幅画的主人之后,没有人再敢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。

    ??因为发出这消息的人,正是时任吏部侍郎的张制锦。

    ??可鲜为人知的是,他选择烧毁名画的那天,正是七宝的生日。

    ??张制锦的用意,只有一个。

    ??第165章

    ??张制锦的目的自然只有一个。

    ??先前他陆陆续续派了许多人,遍天下的去寻找石琉。

    ??起初说是在川蜀一代发现他的踪迹,但很快地又销声匿影了。

    ??起初张制锦还以为是石琉萍踪浪迹地难以找寻,但是很快他察觉不对。

    ??他所派之人训练有素,再难找的人也能掘地三尺,何况石琉并非籍籍无名之辈,总会有迹可循的。

    ??既然毫无所获,除非一个原因:那就是石琉故意在躲着。

    ??换做别人,自然毫无办法,但谁叫他是张制锦。

    ??张制锦没有跟七宝说过自己多有钱,毕竟说那些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??事实上他拥有的东西,已经不能用钱来形容。因为根本是价值连城,甚至无价之宝。

    ??所以之前才会眼睛都不眨的把那副宋徽宗的《秾芳诗帖》送给石琉。

    ??所以也能将那副秘藏多年的《千里江山图》拿出来示人,并且可以豪气的付之一炬。

    ??张制锦最知人心,也最知道以何种方法可以一击必中。

    ??因此他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对付石琉。

    ??这消息像是给强劲的北风吹拂一般,在极快的数天之内,飞遍了大江南北。

    ??每个人都知道京城内有个了不得的张侍郎大人,拥有着传世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而且不知为何发了疯,要当众在二十五日那天将其烧毁。

    ??一时之间,天底下但凡能书会画的文人,也都跟着发了疯。

    ??有人不顾一切地开始往京城而来,若是能在那名画给烧毁之前看上一眼,也算是死而瞑目了。

    ??细雨濛濛欲湿衣,在江南萧山脚下一座偏僻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内,有两名行脚客人下船之时,也正滔滔不绝地谈论这位张侍郎的惊世之举,同时感叹这幅名画真真的“遇人不淑”,居然要给无故烧毁。

    ??但这位张大人素有贤名,怎么这次突然性情大变做这种离奇古怪之事,着实叫人不解。

    ??两人走过之后,旁边湖畔,一道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身影情不自禁地开始发抖。

    ??斗笠上的雨点如荷叶上的露珠般纷纷滑落。

    ??半天后,这人蓦地站起身来,捶胸顿足,仰天长啸道:“天啊,真是心狠手辣、丧尽天良、暴殄天物,不择手段啊,世间为何有这样狠辣无情丧心病狂的人!”

    ??与此同时,给他放下的那根鱼杆猛然抖动了一下,原来是鱼儿受惊之余竟上钩了。

    ??——

    ??静王府。

    ??如今也该改称东宫了。

    ??今日裴宣来至王府,为宫内禁军换防之事向静王亲自禀报。

    ??赵雍在书房内接待了裴宣,虽然如今已经成为储君,但是静王赵雍依旧是先前身为闲散王爷时候的那样温和跟平易近人,丝毫没有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之态。

    ??“裴指挥使请坐了说话。”赵雍温声吩咐,探手示意。

    ??裴宣谢恩,在他下手的圈椅上落座,说道:“臣是特来向殿下禀明,皇宫之中禁军调防详细的。”说着,便将几处改动以及人员的升降调换等,有条不紊地向着赵雍说明。

    ??赵雍细细听罢,眼中流露赞叹之色,说道:“指挥使向来很得皇上器重,行事又缜密,我是极信任的。宫内防卫交给指挥使料理,孤很放心。”

    ??裴宣欠身致谢。

    ??赵雍说道:“其实孤今日特意请指挥使前来,倒不是专为皇宫内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